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王国法院士:智能化煤矿数据模型及复杂巨系统

来源:传感技术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2-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本文转自:全国能源信息平台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创新点 (1)提出了智能化煤矿统一的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处理方法——基于“分级抽取-关联分析-虚实映射”的数

本文转自:全国能源信息平台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创新点

(1)提出了智能化煤矿统一的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处理方法——基于“分级抽取-关联分析-虚实映射”的数据逻辑模型,实现基于知识需求模型的信息实体主动匹配、推送策略与自动更新机制;构建了完整的煤矿井下跨系统全时空信息数字感知体系,形成集采掘空间信息、煤机装备状态、风险信息等多参量、多尺度、全时空特性的数据感知方案;建立了智能化煤矿数据治理管理体系和智能化煤矿数据标准体系,为数据赋能实现多源数据集成分析与数据价值挖掘提供基础保障。

(2)阐述基于“ABCD”(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区块链(Blockchain)、云计算(Cloudcomputing)、大数据(Big Data))的智能化煤矿系统耦合技术内涵,分析了“ABCD”技术与智能化煤矿系统融合支撑的必要性和发力点:“A”技术完成数据到控制的转换和落地应用,同时结合数字孪生技术将生产管控的过程和结果同步可视化和下发到执行系统,形成“物理-虚拟”空间二元平行控制;“BC”技术构建安全可靠的数据库和充足的算力;“D”技术为其填充标准化的多源异构数据并提供丰富的计算模型。

(3)开展了煤矿智能化巨系统耦合工程应用实践,搭建了具备数据统一采集、存储、管理和调用的大数据支撑系统和集成采、掘、机、运、通等各业务系统的智能化综合管控平台,同步构建了“云-网-数”一体化集成硬件支持系统,实现煤矿生产全域数据管理、跨业务数据融合,数据深度解析与复用,打通全矿井58个在用子系统和34个新建子系统的数据融合和运行决策优化。

智能化煤矿数据模型及复杂巨系统耦合技术体系

作者:王国法1,任怀伟2,3,赵国瑞2,3,巩师鑫2,3,杜毅博2,3,薛忠新4,庞义辉2,3,张潇5

单位:1.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2.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3.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设研究分院;4.陕煤集团陕北矿业张家峁矿业公司;5.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背 景

煤矿智能化是我国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已成为行业广泛共识,智能化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也逐渐进入“深水区”。随着井下通信、传感、电气、控制技术的不断研发应用,从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工作面集控系统、煤流运输系统到智能通风系统、供电系统等,逐渐形成了大大小小上百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多依据经典“传感器-控制器”逻辑控制方法,在井下各个生产工艺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多个功能、通信方式、规模不等或不同的系统同步在井下运行时,对于整个矿井的智能化系统而言,这一状况存在着明显不足:①子系统数据限于内部应用,只依据局部信息进行决策难以实现整体最优控制;②控制模型依据的传感器数据不完备,极易受到环境干扰发生误动作或控制失效,鲁棒性不足;③各个子系统独立运行,没有整体关联架构支持,整体系统稳定性及优化协同均无法达成,无法应对复杂条件下的智能控制及整个矿井设备群的协同控制需求。上述这些问题是从煤矿机械化向自动化、再到智能化发展所必然经历的问题。很多研究机构、学者都认识到这些问题,针对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开展了研究,试图给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首先,最为重要的是统一数据模型。只有标准化、统一化的数据格式才能支撑多个子系统融合。当前,在数字孪生智采工作面系统的概念、架构及构建方法,基于边缘云协同计算架构的智慧矿山技术架构体系,基于云服务、边缘计算和WSN技术的煤矿信息物理系统场景感知自配置系统等研究中,给出了物理系统信息的虚拟表达方法及计算体系,为系统融合指出了路径,但尚不能完全支撑系统融合过程所需的多源异构数据处理、关联分析及虚拟映射操作。

其次是要实现跨系统的数据感知及实时连接。煤矿井下当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全时空感知体系,对物理空间、地质构造、人员、装备等静态及动态的逻辑、属性、运行、过程信息进行不同频次的采集,以支持煤矿数字化。然而,这些感知的传感器分布在不同的子系统、不同的数据传输层次中,难以统一在一个数据治理体系下并形成具有完备特征的煤矿数据孪生体。已有的研究提出了全面覆盖的智慧煤矿信息模型,力求改善数字矿山向智慧矿山发展过程中信息关联层次不清晰、框架结构不完善、缺少智能决策依据及有效控制方法的问题;提出了由数据接入层、数据存储层、数据资产管理层、数据服务层构成的煤矿大数据集成分析平台技术架构,为数据融合分析处理提供基础数据与资源能力。然而,跨系统的业务逻辑、不同层级数据的匹配推送策略还未完全建立,因而无法实现大规模数据的跨系统实时连接。

文章来源:《传感技术学报》 网址: http://www.cgjsxb.cn/zonghexinwen/2022/0215/616.html



上一篇:“运动员已是科学的产物”!解密石智勇蝉联举
下一篇:堪称「消音师」的止鼾器,新升级传感技术,不

传感技术学报投稿 | 传感技术学报编辑部| 传感技术学报版面费 | 传感技术学报论文发表 | 传感技术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传感技术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